近日,新吳區(qū)第二屆優(yōu)質教育發(fā)展共同體學術月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幼兒園也在圍繞相關主題開展系列學術活動,充分展現新吳區(qū)學前教育的實踐研究歷程與成果。3月9日,以“協(xié)同共生”為主題的區(qū)域推進幼小銜接實踐研討活動拉開帷幕。新吳區(qū)雋朗幼兒園組織教師進行了集中觀摩學習和研討。
學有所思 思有所得
圍繞“探尋家園共建路徑 助力幼兒入學準備”“搭閱讀之橋 尋銜接之路”“‘詩’情與‘畫’的雙向奔赴”“‘蒙養(yǎng)以正’幼小銜接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項目化學習:賦能幼小銜接‘真課堂’”等主題,聆聽了新吳幼小銜接探索實踐的優(yōu)秀舉措,拓展了幼小銜接活動開展的新思路。學習過程中,老師們認真聆聽,用心記錄。
專業(yè)引領 知行有方
南京師范大學張永英教授針對本次專題進行了專業(yè)引領。她重點從“以兒童為本”“減緩坡度”“家園雙向對話”等方面進行了理論和策略引領,讓大家進一步明確了未來前行的方向。
研有所想 想有所獲
圍繞“幼小銜接在我園的有效實施”這一話題進行了進一步研討。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感悟。
劉婷:今天聆聽了探索家園共育路徑,助力幼兒入學準備,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閱讀助推幼小銜接的實踐印象深刻。以閱讀繪本為載體,通過拓寬閱讀場域,提升閱讀體驗,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繪本的引導下,開展有主題的閱讀活動,如小班幼兒結合繪本主題學說一句完整的話,中班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大班幼兒提升難度,以詩歌為主,通過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讓幼兒提前為入小學做足充分的準備和語言詞匯積累,實現詩情與畫意的雙向奔赴。
王麗:今天上午有幸聽了“幼小銜接的新吳實踐”的三個講座,讓我深刻理解了在科學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孩子的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得以充分的準備。幼小銜接不只是知識經驗的銜接,而應該是知識能力、學習品質的儲備,只有能力的發(fā)展才會讓孩子長久受益,相比于知識學習,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內在驅動力更為重要。只要在幼兒園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一定都能平穩(wěn)順利的邁入小學,開啟新的征程。
臧志艷:幼兒園與小學分屬不同的教育階段,既有區(qū)別又有聯系,如果沒有做好兩個階段的銜接,就會使兒童產生入學適應性問題,如身體方面,食欲減退、身體疲勞;情緒方面,焦慮、不安、情緒低落;社會性方面,人際關系緊張、性格內向、膽??;學習方面,學習興趣低、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因此,幼小銜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從幼兒身體、心理、情感、行為習慣等方面,幫助幼兒盡快地適應新的生活。
李蒙蒙:今天關于幼小銜接的講座和研討非常生動豐富,獲益匪淺。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教育兩個教育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兒童成長過程的一個重要轉折。幼兒園時期主要是以生活和游戲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學教育主要是以正規(guī)課業(yè)和靜態(tài)知識的學習為主的教育,兩者的這種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兒童身心的調整來適應,這種適應的調整就是幼小銜接的主要任務,需要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努力,減緩銜接坡度。
關于幼小銜接的專題學習與研討活動讓老師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銜接精神的學習和理解,進一步明確了幼兒園科學有效銜接工作的落腳點。新吳學術月活動為老師們提供了更大、更專業(yè)的學術交流平臺,在感受新吳區(qū)教育發(fā)展成果的同時,也能夠相互學習,博采眾長,開拓視野,融合提煉,共同進步, 為學前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