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高中部教師培訓側記
2月10日,新學期已悄然開始,無錫外國語學校國際高中部的老師們已提前進入工作狀態(tài)。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強化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提升全體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國際高中部對全體教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培訓活動。
首先,由國際部教育總監(jiān)John老師為大家做了題為“國際課程教師素養(yǎng)及能力建設”的講座。John從教師的屬性和職業(yè)定位出發(fā),分析了教師應具備的“一核三支柱”的基本素養(yǎng),以及國際教師應具備的“三心六素養(yǎng)”,一個老師只有以愛為支柱,輔以必要的知識、技能和行動,并且具有同理心、責任心、耐久心等等良好品質,才能夠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使得教學效果“立竿見影”。
最后,John老師從自身的經(jīng)歷出發(fā),對老師們提出了提升能力的維度和方法,博覽群書,更要深度閱讀,擺脫懶惰,刻意練習,走出舒適區(qū),嘗試新事物。在場的老師紛紛表示在新學期將身體力行,進行自我提升。
讀后感分享
在寒假開始之前,老師們就接收到了一份“寒假作業(yè)”——閱讀《給教師的101條建議》,在開學之后與大家進行分享。
理論支持實踐,教師不僅要教授學業(yè),更應該給予學生更多成長上的幫助。教師在學生個性和社會發(fā)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學生需要溫暖、穩(wěn)定、公平的學校環(huán)境。這包括學業(yè)上的關心和個人的關心,也就是權威性的教育策略。
教師應堅信他/她有能力幫助任何一個學生,甚至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即使學生很難教,效能感高的教師在工作時也會對自己的學生很有信心。這個信心讓教師從教學生涯中獲得成就,并令學生的學生生涯充滿信心。
各個教研組進行了分學科分年級的教材培訓,重點從每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安排、重點考點指導、教法學法探索等對新學期教材進行全面深刻解讀,為新學期開學開課打下堅實基礎。
數(shù)學組的朱遠哲老師、郭睿熙老師,英語組的趙巍老師、彭東禹老師、陸婧路老師,化學組的茍鋒老師、付學堅老師,物理組的陳鐵軍老師、高志勇老師為大家呈現(xiàn)了特點鮮明的說課,說課中各部分內(nèi)容銜接自然、重點難點清晰,對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為什么這樣教,呈現(xiàn)出思維的過程。
在老師們的說課結束之后,作為評委的章良老師和朱艷博士對教師的課程設計做了一番點評,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地把教學理論與課堂實際聯(lián)系起來,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說,讓大家受益匪淺,并結合具體案例讓大家深入討論,獲得反思與收獲。
優(yōu)秀班主任經(jīng)驗分享
2月11日下午,在結束了各位老師精彩的開學第一課說課以后,培訓進入了優(yōu)秀班主任經(jīng)驗分享環(huán)節(jié)。茍鋒老師作為上學期優(yōu)秀班主任為大家做了班級管理的經(jīng)驗分享。他從上學期具體的管理出發(fā),結合實際事例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經(jīng)驗,贏得了在座老師的一致好評。在茍老師結束了自己的分享以后,夏子健老師做了點評和補充,夏老師對茍老師的分享表達了認同和欣賞,后面他又對管理學生的方法進行了一個獨到的分類總結,共分為4種,分別是兵家的鐵血,法家的規(guī)則,儒家的仁治還有道家的無為,夏老師以自己獨特的分析角度,引經(jīng)據(jù)典分別對各種管理理念進行了闡述,給各位班主任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管理學生難題的思路。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事無巨細的工作,并且強調(diào)技巧。針對一些具體案例,林老師也給出了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的解決方案,其最終落腳點在于幫助學生調(diào)整自我效能感,幫助學生成長。教育不僅是各學科、各領域的綜合發(fā)展,更是一個學生身心健康與知識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因而我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不僅僅是教育。
主題報告——IBDP教與學
IB課程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申請中,對教師提前進行培訓也為IB課程在外國語國際部的開展奠定基礎。朱艷博士從IB課程的來歷出發(fā),指出了IB課程在于培養(yǎng)積極探究、善于交流等十項能力,因此這對教師的要求也極為嚴格。 最后,朱艷博士介紹了DP課程的設計圖,以及初步的項目規(guī)劃。